2023年10月29日下午两点,中国营销工程与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MEI”)2023-2024年第一学期第8次研讨会(以下简称“Seminar”)在MEI如期举行,参与本次研讨会的有黄敏学老师、朱华伟老师及MEI各位成员。 本次Seminar由肖强研读文章《From Waste to Taste: How “Ugly” Labels Can Increase Purchase of Unattractive Produce》。
优惠券是企业常用的营销工具,已有研究一般隐含着低外在风险的常态市场环境设定,鲜有探究在高外在风险下优惠券对消费决策的影响。新冠疫情对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为激发消费活力,中国很多企业都推出优惠券活动,但在新冠疫情这一高外在风险背景下,优惠券究竟如何影响消费者决策值得进一步探索。 基于信任理论,探索在新冠疫情下消费者对企业优惠券的兑换意愿,并探究消费者对企业的能力信任和善意信任的中介作用,引入信任线索作为调节变量,考察企业应该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优惠券的感知和态度。通过新冠疫情期间真实的企业
2023年10月23日下午六点,中国营销工程与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MEI”)2023-2024年第一学期第7次研讨会(以下简称“Seminar”)在MEI如期举行,参与本次研讨会的有黄敏学老师、朱华伟老师及MEI各位成员。 本次Seminar由廖佐江研读文章《Ask for Reviews at the Right Time: Evidence from Two Field Experiments》。
技术赋能下,定向广告可以对目标受众进行短期连续投放以促进转化,并且可以对内容形式进行略微调整以吸引注意;不过广告内容完全不变的重复策略依然受到一些广告主的青睐,典型如开屏广告。基于此,本研究对定向广告在进行短期连续曝露时,是采取内容完全不变的重复策略还是略微变化的重复策略进行了探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本文将广告信息内容分为抽象信息和具象信息,例如无形的品牌利益和具体的产品属性;并认为抽象信息适合于内容不变的重复策略,以保持用户处理广告内容的流畅性;而具象信息更适合于内容变化的重复策略,可提升广告效果。两个
作为社会行动者,人工智能设备被用于旅游业。然而,对于企业来说,为其服务故障选择恢复策略是一项挑战。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我们从消费者的基本心理需求的角度来划分这些服务失败:被拒绝(由于AI缺乏灵活性)和被忽视(由于AI缺乏常识)。基于需求——威胁模型和三个实验,本文发现:如果服务失败类型为被拒绝(vs. 被忽视)时,聊天机器人会表达感激(vs. 道歉)会更可能获得消费者的原谅;这一影响过程被关系需求(vs. 效能需求)所中介。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广泛地参与到企业生成内容(FGC)的传播中。由于企业需要管理多个社交媒体账户(例如微博/推特、微信/脸书),如何为不同的社交媒体生成适合的内容成为企业面临的关键挑战。通过1个田野实验和2个情景实验研究发现,以温暖为导向的FGC与共有模式一致性更强,所以在强关系为主的社交媒体上可以引发更大的社会传播,而以能力为导向的FGC与交换模式更一致,容易在弱关系为主的社交媒体上引发更大的社会传播。
2023年10月15日下午两点,中国营销工程与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MEI”)2023-2024年第一学期第6次研讨会(以下简称“Seminar”)在MEI如期举行,参与本次研讨会的有黄敏学老师、朱华伟老师及MEI各位成员。 本次Seminar由王娅婷研读文章《Understanding and Improving Consumer Reactions to Service》。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虚拟形象代言人因其独特的优势在广告中非常流行。然而,对于虚拟形象代言人代言的品牌,消费者通常会产生较低的品牌真实性感知,这引发了潜在的负面后果。因此,如何增强消费者的感知真实性成为营销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心理亲近感是消费者感知真实性的重要来源。因此,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几个实验研究:我们发现相比于美学完美,美学不完美(与审美标准不一致的小缺陷,如小面部瑕疵)的虚拟形象代言人会增强消费者的感知品牌真实性,这是由于其会增加消费者与该虚拟形象代言人的心理亲近感。此外,在自我提升产品消费中,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