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弱的机器人增强了人机团队中的人类对话动力(图文)

时间: 2020-05-14 11:50:34   阅读:


  2020年5月10日上午九点,中国营销工程与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MEI”)2019-2020年第二学期第14次研讨会(以下简称“Seminar”)在MEI如期举行,参与本次研讨会的有黄敏学老师、朱华伟老师及MEI各位成员。

  本次Seminar由费卓颖研读文章《Vulnerable robots positively shape human conversational dynamics in a human–robot team》。

  群体中他人对于个体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言语行为,在建立成功的社会交往与合作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正如人类能够影响与其互动的人的行为一样,机器人也可能会产生类似的影响,它也可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表现。例如,机器人可以改变人类参与者完成任务的好坏,以及影响人类在人机交互中响应请求的表现。研究人类和机器人之间这种一对一的互动对于理解机器人如何影响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直接关系非常重要。例如,通过“廉价对话”等简单通信能力编程的算法能够有效地改进一对一的人-机器人合作。然而,与一对一的互动相比,分析几个人和一个机器人的群体互动,可以阐明机器人如何影响人类之间的行为的其他方面。

  现有的研究已经揭示了人与机器人互动的几个新方面。例如,一个社交机器人可以通过注视方向来塑造群体成员的角色。在有许多人类参与者的环境中,机器人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语言、注意力和动作来引导人类之间的互动。这种效应在基于群体情感的机器人演讲内容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使人们对机器人产生更积极的看法。随着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家庭和工作场所,这种由人类和机器组成的群体的普遍存在,可能会改变人类与机器人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群体来说,要想维持并取得集体的成果,如果其成员之间能够进行社会交往并愿意进行交流,那将是非常有帮助的。没有社会互动的群体相互学习和合作的能力更低。

  在群体中建立和促进社会参与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弱势表达。文弱性把个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人身上,这鼓励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人际交往中,文弱性通常表现为自我心情的表露、讲述个人故事(增加团结)和讲笑话(缓解紧张)。这也可以扩展到非人类的代理,比如机器人,通过编程让它们表现出这些行为。例如,当机器人在合作任务中表达情感时,人类更有可能将陪伴的感觉投射到机器人身上。研究还表明,在一个人-机器人群体中,机器人表现出的文弱性也会对人际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例如,与团队成员一起大笑)。虽然已有研究证明了机器人可以影响人类群体成员之间互动,但并没有探究这些影响是否会随着时间而持续,或者机器人话语的影响是否可以增强人类之间讨论的动力。本研究中,我们关注的是机器人在协作任务中改善人类讨论的能力。

  我们测试一个在群体互动中说出文弱语句的机器人,是否能影响群体中人类成员之间的对话。在这个实验中,153名参与者被分配到51组,包括3个人类参与者和1个机器人。这些小组与社交机器人合作了超过30轮,来玩我们定制的基于平板电脑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开发使得团队中的人类成员和机器人都被认为是同一个团队的一部分。这个游戏已经被证明能够提高机器人本身的参与度,以及人类参与者在游戏中解释自己的错误和安慰队友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将这些人分成三组:文弱组、中立组和沉默组。在文弱组,机器人在每一轮结束时都会做出文弱的评论;在中性条件下,机器人在每一轮结束时都会给出与任务相关的评论;在中立组,机器人在每一轮结束时都会给出与任务相关的评论;在沉默组,机器人在每一轮结束时都不会说话。

  研究结论表明,机器人扮演了社交催化剂的角色。实验中,当该组的机器人展示更多文弱特征的陈述(Vulnerability)时(vs.发表中性陈述/不发表陈述),该组真人被试之间的交流更多,与不同队员的交流时间更均衡,认为自己队伍的更加有活力。

0510-1.png

  图一 本次研究

  至此,本次Seminar文章研读完毕。

  之后,郭瑞静,毛文萱,王慧琪,何斌分享了最近的研究进展,展示研究结果。针对研究中的问题,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且明确了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至此,本学期第十四次Seminar圆满结束。

  文字/王慧琪

  供图/王慧琪

  审核/陈晶晶

  网站编辑 / 王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