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集聚如何影响多单位企业的新单位地理距离决策?(图文)

时间: 2019-12-03 19:08:44   阅读:


  2019年12月2日下午两点,中国营销工程与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MEI”)2019-2020年第一学期第13次研讨会(以下简称“Seminar”)在MEI如期举行,参与本次研讨会的有黄敏学老师、朱华伟老师及MEI各位成员。

  本次Seminar由李婷研读文章《How intra- and interfirm agglomeration affect new-unit geographic distance decisions of multiunit firms?》。

  为什么同一行业的企业彼此靠近?用竞争观点的溢出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竞争对手的地理位置选择。但为什么同一企业的姊妹单位往往也会选择彼此靠近呢?这时候竞争观点的溢出机制已经无法解释姊妹单位之间的位置决策,所以本文利用共享机制对同一企业的姊妹单位之间的位置决策进行了猜想与验证。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对于多单位公司来说,企业间集聚和企业内集聚如何影响新单位的地理距离决策?

  共享机制可以解释姊妹单位之间的位置决策。姊妹单位之间可以共享本地市场需求信息、本地专有技术与人员、本地化隐性知识等,而这些对于其他位置的姊妹单位并不适用,对于依赖外部溢出机制的竞争对手更不可能实现。

  因此,多单位公司倾向于将新单元定位在更靠近姊妹单位而不是竞争对手的位置(H1)。

  当一个新单位期望成为净外部性贡献者时,母公司希望其远离竞争对手,接近姐妹单位。因此,一个公司的新单位(a)规模,(b)质量,和(c)公司经营而不是特许经营(组织形式)将调节假设1中的预测(H2)。

  同一品牌(细分市场)姊妹单位之间的距离越近,本地化竞争就越激烈,同时阻碍当地的内部共享机制。不同品牌(细分市场)姊妹单位获得不同的客户和细分市场,不太可能将对方视为直接竞争对手,更愿意建立共享机制。因此,多单位公司更倾向于将新单元定位在靠近(a)不同品牌或(b)不同细分市场的姊妹单位的位置(H3)。

  本文通过Smith Travel Research公司收集10家多单元连锁酒店23年(1990-2013年)在美国20个城市新建1649个单位的相关信息。对于每个新单位,确定15个最近的现有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从而建立地理边界。

  在分析方法上,使用多项logit回归模型,将不同品牌(不同细分市场)的姊妹单位作为基础组。进行多项logit回归,将不同品牌(不同细分市场)姊妹单位编码为2为基群,竞争单位编码为0,相同品牌(相同细分市场)姊妹单位编码为1。为了计算新单元和每个现有单元之间的二元地理距离,本文将STR人口普查数据中的每个酒店的地址信息转换为经度和纬度数据。然后,使用STATA geodist命令计算两个单位之间的最短直线。

  同时,本文设置了一些虚拟变量和控制变量。使用年虚拟变量来控制不可观测的经济水平效应,并且选择简单地使用固定年效应。使用虚拟变量来控制城市特定的不可观测因素,通过使用5个位置假人(城市是被省略的类别)为位置类别包含了固定效果。同时,控制每个地区市场每个产品部门的酒店单元数量。我们有六个变量来表示每个产品部门中的酒店数量。并且控制了另一个与聚集相关的变量,就是在在地理市场上的多单位母公司的同品牌酒店单位总数。本文测量了新单元STR市场图中相同品牌的单元数量。

  产品差异化一直被认为是位置距离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使用价格和距离来控制这种效果。我们为STR价格区间(即,预算= 1,经济= 2,中型= 3,高档= 4,豪华= 5),计算新设施到现有设施的价格距离如下:

1202-3.png

  并且也计算新单位到现有单位的大小距离,如下:

1202-4.png

  结果显示,假设1和假设3得到验证,假设2得到部分验证。多单位公司倾向于将新单元定位在更靠近姊妹单位而不是竞争对手的位置。  一个公司的新单位(a)规模,(b)质量将增强主效应。多单位公司更倾向于将新单元定位在靠近(a)不同品牌或(b)不同细分市场的姊妹单位的位置。

  本文将企业层面的视角纳入到集聚研究中,并指出独特的地方企业层面的资源共享机会,作者认为这些机会大多是由合作的姐妹单位捕获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相同母公司的业务单位之间的集聚。研究还详细阐述了先前的地理距离决策的发现,这些发现严重依赖于竞争水平的观点。同时也为内部知识共享文献提供了一个补充的视角。地理上的接近可能会促进姐妹单位之间的频繁交互,并允许它们共享在其他地理位置上没有的独特的知识,以及更少的移动操作资源。

1202-2.jpg

  图一:文章分享

  至此,本次Seminar文章研读完毕。

  之后,刘远与鄢敏锐分享了最近的研究进展,展示研究结果。针对研究中的问题,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且明确了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至此,本学期第十三次Seminar圆满结束。

  文字/鄢敏锐

  供图/鄢敏锐

  审核/陈晶晶

  网站编辑 / 王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