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18-05-11 19:25:32 阅读:次
2018年5月11日下午,中国营销工程与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MEI”)2017-2018年第二学期第10次研讨会(以下简称“seminar”)在MEI如期举行,参与本次研讨会的有黄敏学老师、朱老师和MEI各位成员。
本次Seminar由严燚研读文章“A big data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ture thinking and decision-making”,人们对于未来的看法能够影响他们的决策,本文使用大数据的方法来调查人们的决策如何取决于远见性。以往关于远见性的研究有许多不一致的结论,作者认为是因为之前的研究对远见性的测量存在着问题。本文则利用用户的推特内容来测量远见性,并对远见性与决策行为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作者把推特中出现的某些关于时间的词汇,利用特定算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弱未来时间参考性(weak future temporal reference, Weak-FTR)和强未来时间参考性(strong future temporal references, strong- FTR),并利用此分析结果来指代被试的远见性。作者提出最主要的假设是:有远见的人会更多考虑未来的得失并且认为未来的‘果’是现在的‘因’导致的,从而影响他们现在的行为与决策。
研究1在群体层面展开研究,发现美国东西海岸的居民比中部居民更有远见性,同时他们在生活中相较于中部居民,会有更少的危险行为。研究2在个体层面进行研究,有远见的人倾向于选择在未来获取大额奖金而不是马上获得小额奖金,验证了远见性和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3同样是在个体层面进行研究,发现有远见的人倾向于做出相对安全的行为,不愿意承担戳破气球的风险来获得更多的奖金。研究4发现远见性同时具有特质性和阶段性的特点。研究5探究了这种影响背后的机制,发现有远见的人认为未来与现在是紧密连接的。
最后,段晓玲进行了文章框架汇报,黄老师以这篇文章为例,给大家讲解了一篇文章的故事应该如何讲,需要将变量融合到一个研究问题中并用故事讲出来。
本学期第10次seminar结束。
文字/高蕾 许传哲
审核/郑仕勇
网站编辑/严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