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错?没关系,告诉Ta!(图文)

时间: 2017-11-01 08:59:50   阅读:


  2017年10月28日上午,中国营销工程与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MEI”)2017-2018年第一学期第7次研讨会(以下简称“seminar”)在MEI如期举行,参与本次研讨会的有黄敏学老师、朱老师和MEI各位成员。

  本次Seminar由高蕾研读文章“Made by Mistake: When Mistakes Increase Product Preference”。过失通常是不受欢迎的,对有过失的个人/企业人们也倾向于给予负面的推论。结果,以往研究显示,过失也很少会传达给消费者。但类似于人们更喜欢“裂开的笑脸苹果”一样,由于过失导致的产品的变化也可能使得消费者更偏爱该产品。文章的主要结论有(1)人们更偏爱有过失的产品(对比有意生产的相同产品),无论过失改善或者损坏了产品。(2)这种偏爱是由于人们把有过失的产品当做更不可能生产的,进而把过失产品看做更加独特的存在。(3)以上的情况只有产品是享乐品才成立,实用品无差异。

  朱老师就其中专家和一般人的差异及其实验设计目的提出了疑惑,专家与一般人的差异是为了更进一步细化“可能性”这一变量,专家被认定为有过失的可能性非常小,比较符合本文的设定;一般人有过失的可能性很大,会偏离体系外。

高蕾.jpg

  图一 高蕾在进行文章讲解

  黄老师认为这篇文章的实用性比较小,消费者无法感知到产品的瑕疵是有意为之还是过失导致。二手数据部分只能说明照片是好的和有过失的,并不能显示出来是有意的还是不小心造成的,二手数据说明不太充分。JCR文章偏有趣与简单,建议大家读更有深度的文章,学习方法。

  会议的下一阶段,张皓进行了研究汇报。黄老师帮其理清思路,并说道,要寻找一个理论将三个理论机制串联起来,弄清三个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最后,我们一起学习了姚舜禹和唐典华的在投文章,修改稿件是一件需要考验智商情商的事情,我们需要猜透审稿人的心态,也不能事事迁就,要摆正态度。

  秋冬的日子阳光明媚,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沉下心来,专心搞学术方能有所成就。

  文字/高蕾、姚舜禹  供图/唐典华

 审核/郑仕勇

  网站编辑/严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