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17-06-18 21:20:34 阅读:次
2017年6月18日上午,中国营销工程与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MEI”)2016-2017年第二学期第16次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MEI实验室如期举行,参与本次研讨会的有黄敏学老师、朱老师和MEI部分成员。
本次Seminar由王薇研读文章“Personalized Online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The Interplay of What, When, and Where”, 该篇文章研究的问题是时间(timing)、场景(placement)的不同,会对个性化定制广告的效果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机制。主要结论:1.Banner广告的投放效果(点击率/点击量),受时间和场景影响。 2.时间:高度DCP的banner广告在信息搜集阶段最有效,但随着时间延长、偏好改变迅速失效,本文称这种现象为过定制化(定制化过期,overpersonalization);然而中度DCP的广告,起初效果没有高DCP好,但效果更持久,随着时间延长,效果慢慢超过高DCP广告。 3.场景:定制化广告在两种不同类型网站都会增加点击率(CTR),但对于浏览未点击的情况,定制化在广告-动机一致型网站会增加,在非一致型网站会降低。
图1王薇在进行文章讲解
随后黄老师对文章进行点评。老师认为,高DCP容易失效,是因为高度DCP的广告过于满足契合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人们会不珍惜,偏好很快变化,进而失效;中度DCP广告,会契合消费者需求,又不完全契合,会让消费者花心思经历去适应广告,从而利于行为成更稳定的广告喜好。我们可以将文中的方法比如时间场景以及相关解释运用到百度数据中,看会发现什么新的有趣的结论和现象。在读文章的时候,也要经常问自己问题,问现象背后的机制是什么。只有自己不断地深挖,才能有更深的理解,发现更有趣的问题。
随后,姚舜禹进行了有关名人代言的文章展示,黄老师进行了点评,认为文章引言部分其还需进一步修改,建议其投稿心理学报。MEI小伙伴们纷纷表示祝贺!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祝福所有的老师父亲节快乐!
文字/郑仕勇 供图/姚舜禹 审核/郑仕勇
网站编辑/严燚